《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①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② 高堂:高大的厅堂。③ 得意:指有兴致。④ 金樽:酒杯的美称。⑤ 会须:应当。⑥ 钟鼓馔〔2心加)玉:指击钟敲鼓,食用珍美的菜肴。指代富贵生活。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馔玉,如玉一样精美的食物。⑦ 寂寞:指不为世所用,默默无闻。⑧ 陈王:指曹植,曾被封为陈王。⑨ 平乐(哈):宫观名。在今河南洛阳附近,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⑩ 斗酒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钱,指酒美而贵。⑪恣欢谑:尽情地欢乐戏谑。⑫主人:指元丹丘。⑬径须沽取:毫不犹豫地买酒。径须,干脆,只管。沽,通“酤”,买。⑭五花马:一种名贵的马。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⑮千金裘:珍贵的皮衣。⑯儿:指侍僮。⑫将出:牵出、拿出。⑬销:同“消”,排遣。
rén人 shēng生 dé得 yì意 xū须 jìn尽 huān欢 ,mò莫 shǐ使 jīn金 zūn樽 kōng空 duì对 yuè月 。
chū出 zì自 táng唐 dài代 lǐ李 bái白 de的 《jiāng将 jìn进 jiǔ酒 》
jun1君 bú不 jiàn见 huáng黄 hé河 zhī之 shuǐ水 tiān天 shàng上 lái来 ,bēn奔 liú流 dào到 hǎi海 bú不 fù复 huí回 。
jun1君 bú不 jiàn见 gāo高 táng堂 míng明 jìng镜 bēi悲 bái白 fā发 ,cháo朝 rú如 qīng青 sī丝 mù暮 chéng成 xuě雪 。
rén人 shēng生 dé得 yì意 xū须 jìn尽 huān欢 ,mò莫 shǐ使 jīn金 zūn樽 kōng空 duì对 yuè月 。
tiān天 shēng生 wǒ我 cái材 bì必 yǒu有 yòng用 ,qiān千 jīn金 sàn散 jìn尽 hái还 fù复 lái来 。
pēng烹 yáng羊 zǎi宰 niú牛 qiě且 wéi为 lè乐 ,huì会 xū须 yī一 yǐn饮 sān三 bǎi百 bēi杯 。
cén岑 fū夫 zǐ子 、dān丹 qiū丘 shēng生 :jiāng将 jìn进 jiǔ酒 ,bēi杯 mò莫 tíng停 。
yǔ与 jun1君 gē歌 yī一 qǔ曲 ,qǐng请 jun1君 wéi为 wǒ我 cè侧 ěr耳 tīng听 。
zhōng钟 gǔ鼓 zhuàn馔 yù玉 bú不 zú足 guì贵 ,dàn但 yuàn愿 zhǎng长 zuì醉 bú不 yuàn愿 xǐng醒 。
gǔ古 lái来 shèng圣 xián贤 jiē皆 jì寂 mò寞 ,wéi唯 yǒu有 yǐn饮 zhě者 liú留 qí其 míng名 。
chén陈 wáng王 xī昔 shí时 yàn宴 píng平 lè乐 ,dòu斗 jiǔ酒 shí十 qiān千 zì恣 huān欢 xuè谑 。
zhǔ主 rén人 hé何 wéi为 yán言 shǎo少 qián钱 ,jìng径 xū须 gū沽 qǔ取 duì对 jun1君 zhuó酌 。
wǔ五 huā花 mǎ马 ,qiān千 jīn金 qiú裘 ,hū呼 ér儿 jiāng将 chū出 huàn换 měi美 jiǔ酒 ,
yǔ与 ěr尔 tóng同 xiāo销 wàn万 gǔ古 chóu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你可见那黄河之水汹涌澎湃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奔膦翻滚直奔东海不再返回。你可见那高堂明镜之中令人悲从中来的苍苍白发,早总还是靑丝满头,日荇时已然白雪纷然。人生要在有兴致之时尽享欢乐,莫要让装满美酒的金杯辜负这皎洁的明月。要相信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华必定会有施展抱负的一天,即使散尽黄金也会有再得之日。煮羊宰牛姑且享受这欢乐,应当一口气杂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饮酒啊,不要停杯!我为在座的好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侧洱细听。钟乐佳肴这样的窃贵我不稀罕,我宁愿长久地沉醉在这美酒之中不要醒来。自古以来多少圣者贤才都不为世时所用,只有那善饮之人才留下千古美名。陈王曹植当年在平乐观设宴摆酒,一斗美酒价值万钱,他们开怀奈饮、尽情享乐。主人你为何说酒钱不多了呢?你只管拿出酒来让我们畅饮,任他名贵的五花马、还是价值千金的裘皮,快叫侍僮拿出去统统换作美酒,与你来消解这万古长愁。
相关赏析
一般认为此时创作于天宝十一年诗人被玄宗辞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他心中不甘于只做一个
御用文人,又受宫中人诽谤而被玄宗放还,内心充满了不平与愤懑。自信与失落、悲愤与抗争、个人与家国的情绪交织,于是有了这首传世名作《将进
酒》。开篇以“君不见,,长句领起,一、二句以极具夸张的笔法描绘汹涌奔腾不再回流的黄河之水自天而来,充满雄奇的想象,气势豪迈。此时诗人正
在颍阳山,登高纵目,心想黄河之势,笔下借黄河一去入海,感时光流逝、叹自然浩瀚,同时引出个体生命的短暂和渺小。三、四句展现出对铁自照,
白发忽生的无奈情态,朝暮之间,人生已老。以明镋白发慨叹光阴修忽、岁月易逝。这其中更有无可奈何、怀才不遇之叹,不免“悲,,从中来。以上四
句以黄河的浩輪、永恒与生命的渺小、短暂形成鲜明的对比,为全诗营造出开阔的气势。虽叹人生短暂,但李白的性情里又难掩豪迈。五、六句由悲转乐,直言
只要“人生得意,,,即在有兴致之时就要纵情享乐,诗人的纵情抒怀少不了酒。“酒中仙,,的李白以“金樽”对“明月”,让饮酒多了一分诗意与情致。
用“莫使,,“空,,这样的否定语气强化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表面看来时宣扬人生应及时行乐的思想,实则包蘊着内心志不得酬的遗憾。诗人丰招入
4; 1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指定阅读书系宫,却难成“以大道匡君”的志愿,反遭诽谤、放还,难平心中之愤。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以自己的乐观和自信发出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宣言,直言“我”,其中有诗人对自我的高度认可,有诗人自我精神的光辉,而这一份自信和乐观正是李白身上闪闪发光的精神财富。“千金散尽还
复来”又是一句惊人之语,能视钱财为外物,如此洒脱、如此豪情,唯李太白是也。此情此景,也只有杀牛宰羊,豪饮三百杯,才可显宴饮之痛快、方能抒心中豪壮、亦可尽得意之欢!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三字短句使诗作的节奏加快,也将上文之“乐”推向高潮。“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酒入豪肠之后,触动了诗人心中深广的忧愤,诗人要以歌入诗、以歌抒怀。“钟鼓馔玉”即富贵生活,可诗人却狂言“不足贵”,这其中深藏了志不得酬的愤懑。李白自认天生有用之才,本当位至卿相,飞黄腾达,然而现实却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诗人心中这份凝重的愤懑、失落与无奈只有以酒慰藉,只有在“长醉”之中才能暂得纾解。“古来圣贤皆寂
寞”两句便是愤懑之语。李白有诗“自言管葛竞谁许”〔《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称自己有管仲之才、诸葛亮之志却无人相信,而自古以来诸如孔子、孟子、屈原等圣贤皆是心怀匡世救国之志却不为他人理解,这里诗人以圣贤自况,勾连起了与先贤相似的境遇,触发的是千古之憾、千古之愤。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以“陈王”曹植为例,并化用了曹植的“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诗句。举陈王欢饮之例,不仅是因为其任性而饮与诗人相似,陈王也是因嗜酒无节制而令曹操失望,这一点与诗人任性自负受玄宗疏离也有相同之处。同时曹植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有志难展,亦激起诗人的同情、也勾起诗人遭朝臣诽谤的愤懑和不平。“归时倘佩
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别内赴征》〕当日被玄宗征召时是何等的壮志在胸,而今却枫落天涯。至此,不屑富贵的气骨、以酒寄怀的愁闷、先贤自况的宽解、情同陈王的不平之气皆饱含诗句之中,诗人的自信和深广的忧愤也浸透其中。诗人歌中刚露深情,又回到宴上之酒,此时美酒助狂情,引豪言壮语
“主人何为言少钱”正对应了上文“千金散尽还复来”。“五花马” “千金裘”皆换美酒,不要身外之物,只图一醉方休。结尾处“呼儿”“与尔”展现了反客为主的诗人狂饮任情的姿态和豪爽洒脱的情容。至此,诗人已狂放至极、满腔的愤懑与不平、满腔的无奈与失落、满腔的自信与抗争,突然凝结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而这“万古愁”中深藏的是诗人自信与失落、悲愤与抗争、个人与家国交织的人生慨叹。绵长而深重的愁情与开篇由自然到人生的悲意相呼应,通篇大起大落、悲愁开阖的行文气势彰显得淋漓尽致。
【章法点评】
1. 情感饱满,跌宕起伏
全诗以情感变化为线索,跌宕起伏,尽显李白诗作豪放飘逸的风格。诗人的情感变化呈现为悲、欢、愤、狂的路线,最终凝结成万古深愁。心中想
象黄河的浩荡、永恒,奔腾万里而不可复转,勾起时光流逝不可再来的慨叹,对比生命的短暂、个人的渺小,心中无奈的悲情涌上心头。而诗人个性
中的自信乐观又让他能从这悲情中感受到眼前的欢乐,由“悲”转“欢%“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诗人向自己、向命运的宣誓,在豪饮中寄情是诗人洒
脱、乐观的展现,美酒三百,尽享欢娱。酒入豪胸之后,歌以咏志,“不足贵”是诗人对富贵荣华的不屑,也是怀才不遇的愤懑。“古来圣贤皆寂寞”
是诗人情接千载的愤慨,昔曰“陈王”是诗人情同命似的忧愤。酒中高歌里吐露的是壮志难抒,才难被用的愤懑、无奈和痛苦,正如《唐诗解》中
所言:“此怀才不遇,托于酒以自放也。”细细深思,愈是在个人的不平中更显对国家、对大唐的关切。歌罢,再回宴饮,情感自“愤”转“狂”。不
惜身外之物,以“五花马”“千金裘”换美酒将出,诗人反客为主,情致狂放至极,欲借坛中美酒,以抒万古长愁。而这番愁情中包蕴着对个人、对先
贤、对王朝、对时代的深远思索。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饱满跌宕。酒中有诗、诗中蕴歌、歌中显志,“诗仙”笔法、“诗仙”豪情,尽显
其中。
2, 句式错落、节奏尽变
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令全诗节奏富于变化。长散句带出胸中情愫,短小句点染变化,令节奏张弛有度,让情感跌宕起伏。开篇以“君不见”两个乐府提醒语的十字长句拉开全诗排山倒海之势,引出心中悲情,接着以六句七言抒写自信、乐观之态。“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短小的三言令节奏忽急,在对仗点染中显对话场景,
更是为之后的满心愤慨蓄势。结尾处三七言交错,在语言节奏的徐疾变化中展现内心情感的跌宕起伏。这种富于变化的句式正是李白创作不拘一格的体
现,也是他高于他人的创作能力。由情择言,让语言的节奏真正为情感的抒发服务,而这种变化中也彰显着李白追求个性的自由与精神的洒脱。
3, 以“愁”结情,意蕴深厚
全诗的结语落在了一个“愁”字上,而其中蕴含的愁情绝非只有个人的怀才不遇、壮志难抒、遭谭放还的愤和不平之气。李白创作此诗的时间
大约已是被玄宗“辞金放还”八年之后,而此时能引诗人万古深愁的更是其心中“济苍生”“安黎元”之愿无法实现的痛心。“乃相与卷其丹书,匣
其瑶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这才是李白心中的家国天下。大
济苍生、安定天下是李白“以大道匡君”之志的目的。诗人发出这万古深愁的原因正在于他以一个文人的敏锐视角,嗅到了大唐繁盛之下潜藏的危
机。李白生活在玄宗、肃宗时代。玄宗晚年由任用忠正到宠信奸佞,前20年励精图治、选贤任能(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嘉贞、张九龄等〉,后
期却懒于处理政亊,信从“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被其“野无遗贤”的说法诓骗,彻底与社会、百姓隔绝,后又宠信荒唐跋扈的杨国忠,致使朝
政不可收拾。由重视治民理政到纵容边将,与吐蕃、南诏战时不断,信李林甫建议,致使天下精兵强将都在驻守边境的节度使手中,而国家内部州府兵
力空虚,没有任何武备,形成了内轻外中的危险局面,为国家埋下了无穷的隐患。而这一切都被李白看在眼里,却又无力挽回,怎能不生万古深愁?公
元7%年“安史之乱,,爆发,也就是李白创作此诗之后的短短几年。李白以一个文人、一个儒士的身份在这一篇《将进酒》中抒写着大唐盛世背后所
潜藏的种种隐忧,展现着一位心怀天下的志士的家国之愁与王朝之悲。
作者介绍
将进酒李白原文,将进酒李白翻译,将进酒李白赏析,将进酒李白拼音,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