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郦道元 〔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①三峡:指位于湖北、重庆这两个省份之间的一段长江上游部 分,总长度约二百公里,是从上至下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合 称。②略无:一点儿也没有,完全没有。略,一点儿。③阙:通假 字,通“缺”,空缺,中断。④嶂:屏障,在文中用来形容山峰像屏 障一样高耸险峻。⑤自非:同“若非”,如果不是。⑥亭午:晌午, 正午,中午。⑦夜分:子夜,午夜,半夜。⑧曦:日光,古文中多为 单音节词,翻译为现代汉语,此处便指太阳。⑨陵:山丘,小山包,
丘陵。⑩沿:顺流而下,文中指顺流而下的船只。⑪溯(“):与 “沿”相对,逆流而上,文中指逆流而上的船只。⑫或:表假设,偶 尔,有时。⑬王命:皇上的诏令,同“皇命”,一指圣旨。⑭宣:传 达,昭告,宣告,宣布。⑮白帝:城池名,在今重庆奉节东。⑯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这样的话,如果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驾飞奔 的快马,驾驭疾风,也不一定会被认为是比行船快。⑫素湍:白色的 急流。素,白色的。湍,流速很快的水,一指急流。⑱清荣峻茂:均 是形容词的活用,可译为“水清,树荣,山高,草盛'一指三峡的美 好自然景色。⑲晴初:天刚刚放晴。⑩霜旦:有霜的清晨,下了霜的 早晨。⑪属引凄异:指(猿声〉接连不断,让人感觉怪异凄凉。属, 连续,连接。弓I,延续,绵长。⑫哀转久绝:形容猿叫声悲哀婉转, 很久才消失。绝,断绝,停止,消失。⑬三声:虚指,多声,几声。 @裳((^叩):衣裳。
zì sān xiá qī bǎi lǐ zhōng ,liǎng àn lián shān ,luè wú què chù 。zhòng yán dié zhàng ,yǐn tiān bì rì ,zì fēi tíng wǔ yè fèn ,bú jiàn xī yuè 。
zhì yú xià shuǐ xiāng líng ,yán sù zǔ jué 。huò wáng mìng jí xuān ,yǒu shí cháo fā bái dì ,mù dào jiāng líng ,qí jiān qiān èr bǎi lǐ ,suī chéng bēn yù fēng ,bú yǐ jí yě 。
chūn dōng zhī shí ,zé sù tuān lǜ tán ,huí qīng dǎo yǐng ,jué yǎn duō shēng guài bǎi ,xuán quán bào bù ,fēi shù qí jiān ,qīng róng jun4 mào ,liáng duō qù wèi 。
měi zhì qíng chū shuāng dàn ,lín hán jiàn sù ,cháng yǒu gāo yuán zhǎng xiào ,shǔ yǐn qī yì ,kōng gǔ chuán xiǎng ,āi zhuǎn jiǔ jué 。gù yú zhě gē yuē :“bā dōng sān xiá wū xiá zhǎng ,yuán míng sān shēng lèi zhān sha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一叶扁舟,顺流而下,700里的三峡风光尽览眼中,两岸青山巍峨 而连绵,毫无藕断丝连的牵扯,浑然一体。纵目远眺,层层叠叠的山 峰,犹如一帘屏风悬挂天间,遮蔽了远方的蓝天与太阳。如若不是晌 午便难见太阳;如若不是子夜,便看不见月亮高挂银河。荷花初露芳香,峡里人便知夏季临至,冰雪消融大半,江水暴 涨,漫上两岸的山岭,阻断了航路。在那时,无论你是顺流而下,抑
或溯流而上,小小的船只都被阻绝,停滞不前。但有时遇到皇帝的诏 令,亟须火速传达,皇命难违,早晨起身于白帝城,乘荡急流,傍晚 时分即可抵达江陵,估算着这两地相距〗200多里,纵使骑着奔驰的快 马,驾驭疾风而行,也不如船行这么快啊。
春冬季节,就可以看那白色的湍流,回旋着清波;碧螺般的深 潭,映衬得两岸石壁山水,五色交辉,倒影泛起层层涟騎。远方,巍 峨高耸的山峰上,各种奇形怪状的柏树,竞相生长。岩石山涧中,悬 挂的一川瀑布冲荡其间,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者寒露霜降的时候,树林山涧寂静幽邃,而又常 有猿猴于高处长啸,声音绵续延长,怪异中夹带丝丝凄凉,在这空荡 的山谷里传出回声,那猿啼悲哀婉转,良久才消散。因而这儿打鱼的 人在歌谣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关赏析
名句赏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由于“两岸连山,略无缺处”,三峡江道迂曲,水势湍急,是著名 的险境。在古代的简易条件下,渔者或行人乘舟经过此地,都不能不 临其境而提心吊胆,而此地偏偏多猿,猿声凄异哀转,又是“空谷传 响”,回声相荡,由此及彼,至于“哀转久绝”。在行人志疋心灵的火
花闪现时,就不能不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备感凄楚,深觉行路之难。 此情此景,虽铁石之心,亦不忍离别伤情,泪沾裳矣,从而产生“怀 士”之心,后悔为何而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此处就猿声和人泪取象,既切其地的特点,又合行人、渔者之心 境,融意于象,歌不言三峡行路之险之难,以及行人、渔者之悲凄心 境,但其“意”已自在其中矣,文简而意丰,含蓄深婉,诗意隽永。
今人作文中叙述外出游子漂泊、凄凉、孤独、落寞等情景,皆可 引用此句作为“怀士”伤情表达;而或游览幽寂风景,亦可表现“山 水虽佳,可世上犹有劳贫”的忧伤。
全文赏析:
全文四段,即是四幅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第一段作者先写山。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就形象的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就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第二段开始写水。作者按照自然时令,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之迅疾。
第三段写春冬三峡之景。“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四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字写柏树,“茂”字写草。“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极为精练的四字,状写了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由景境导出了作者的心境。
第四段写秋天三峡之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霜”暗指秋季,以实景补足前意。这时已无江水喧腾,却也不见草木争荣,而是充满了凄清肃杀之气。写秋峡用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天三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回应“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也让人从这句渔歌中体会到了,渔者们的辛苦和生活的艰苦。
凡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三峡》全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突出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色悲寂凄凉的气氛。
作者介绍
三峡原文,三峡翻译,三峡赏析,三峡拼音,出自郦道元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