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①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② 乐天:指白居易(772-846),中国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③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
说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徙于朗州、连州、菱州、和州等边远地区,现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此处的用“巴山楚水”泛指这些地方。④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⑤弃置:贬谪,指不被任用。⑥怀旧:怀念故友。⑦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⑧翻似:倒好像。翻,副词,表转折,反而。⑨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⑩沉舟、病树:这是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①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⑫长(zhǎng):增长,助长。这里是振作的意思。
bā shān chǔ shuǐ qī liáng dì ,èr shí sān nián qì zhì shēn 。
huái jiù kōng yín wén dí fù ,dào xiāng fān sì làn kē rén 。
chén zhōu cè pàn qiān fān guò ,bìng shù qián tóu wàn mù chūn 。
jīn rì tīng jun1 gē yī qǔ ,zàn píng bēi jiǔ zhǎng jīng sh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片凄凉荒芜之地,我被贬谪此处默默度过了23年。思念故友却只能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家物是人非,我像传说中的烂柯之人那般惊觉恍然如隔世。
沉船的旁边尚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可见万木争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这一杯美酒来振奋精神。
相关赏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取道扬州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以病免苏州刺史,亦经扬州归洛。两个闻名已久的诗人在扬州初次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相赠,刘禹锡作此诗酬答。白居易在赠诗中感慨刘禹锡的生平遭遇,在结句中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接过白诗的话头,首联概写自己因“永贞革新”事件而在巴山楚水之间辗转流徙二十三年,度尽劫波,故称“凄凉地”、“弃置身”。颔联感叹如今回来旧友凋零、世事变迁。巧妙运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来寄慨,耐人寻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句,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虽有自感衰沦落伍之意,却又以千帆竞发、万木皆春展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出他以势所难免的进化思想来辩证看待自身困厄的豁达情怀。尾联顺势而下,表示自己将振作起来。诗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见豪放,刘禹锡不愧“诗豪”之称誉。
作者介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原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翻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拼音,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