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释】
1)贾生:贾谊(前200-前168),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曾任太中大夫,后谪为长沙王太傅,但常被诬陷被贬,终不得志。②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③访:征召,问询。④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⑤ 才调:才干。⑥ 可怜:可惜。⑦ 虚:空自、徒然。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⑨苍生:老百姓。
xuān shì qiú xián fǎng zhú chén ,jiǎ shēng cái diào gèng wú lún 。
kě lián yè bàn xū qián xí ,bú wèn cāng shēng wèn guǐ shé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汉文帝为了招贤纳士,曾在未央宫前殿召见被贬臣子贾谊。要论贾谊的才识渊博,确实无人能及。
可惜的是,他只是与文帝空谈半夜,白白挪动双膝,令人扼腕。皇帝询问的都是鬼神之事,却对民生实事只字不提。
相关赏析
贾生即贾谊,为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他少有才名,不到一年就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因遭群臣忌恨毁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被召回长安,汉文帝在宣室问他鬼神之事,他具道其所以然。文帝在夜半时听得极其人神,不觉移坐席向前,并感叹说:“我很久没见贾生,自以为已经超过他了,今天看来还是不及他呀。”在一般人心目中,这大概是体现君臣遇合的美谈,值得大书特书,然而诗人慧眼独具,翻出了一段新意。
诗的前两句是欲抑先扬,“访逐臣”见得汉文帝求贤之迫切,“才调更无伦”暗用文帝称赞贾谊语。一方面诗人仿佛是在热烈颂扬文帝虚怀若谷、求贤若渴,在听取贤才议论时态度真挚诚恳;另方面读者似乎亲眼见到了贾谊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精神风貌。这两处为扬。
第三句为全诗枢纽,诗意在此陡变:“可怜”两字顿转为抑;“夜半虚前席”抓住一处典型细经过生动渲染,让读者恍然大悟:文帝貌似敬贤,然而夜半长谈并非是求教国计民生,而是问虚激鬼神之事。诗人之所以不用感情色彩更加强烈的“可悲”、“可叹”等词语,而说“可怜”,看似轻描淡?其实更耐人寻味;看似给文帝留有余地,实际上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
诗人不下论断而以慨叹出之,在小小篇章中寄托了正大深远之意,细味更觉意蕴深长。
名句鉴赏
不问苍生问鬼神。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一语中的。礼贤下士,郑重求贤,虚心请教,直至半夜,让人叹服,可是汉文帝请教的不是治国安民之道,而是“问鬼神”的本原问题!面对这样的求贤,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考,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全诗言辞犀利,讽刺辛辣,感慨深沉,又极抑扬吞吐之妙。前几句围绕“重贤”节节上扬,第三句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通过运用这样的反跌手法,使诗更具艺术生命力,更加新警含蕴、唱叹有情。
作者介绍
贾生-李商隐原文,贾生-李商隐翻译,贾生-李商隐赏析,贾生-李商隐拼音,出自李商隐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