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首页
  2. 思念
  3. 关雎-诗经

关雎-诗经

作者:西周-春秋 诗经

关雎-诗经原文

关雎
佚名 〔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鹭,生有定偶,常并游。②洲:水中的陆地。③窃窕: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善,好。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⑤荇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⑦ 寤:睡醒;寐:睡着。⑧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友:友好交往,亲近。⑨ 芼:选择,采摘。

关雎-诗经拼音解读

guān guān jū jiū ,zài hé zhī zhōu 。yǎo tiǎo shū nǚ ,jun1 zǐ hǎo qiú 。
cān chà xìng cài ,zuǒ yòu liú zhī 。yǎo tiǎo shū nǚ ,wù mèi qiú zhī 。
qiú zhī bú dé ,wù mèi sī fú 。yōu zāi yōu zāi ,niǎn zhuǎn fǎn cè 。
cān chà xìng cài ,zuǒ yòu cǎi zhī 。yǎo tiǎo shū nǚ ,qín sè yǒu zhī 。
cān chà xìng cài ,zuǒ yòu mào zhī 。yǎo tiǎo shū nǚ ,zhōng gǔ lè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雎鸠鸟在那河中沙洲上相伴着关关歌唱。那姑娘美丽又贤淑,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打捞的时候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向右。那姑娘美丽又贤淑,朝朝暮暮都想追求她。

若追求不到,日日夜夜总思念着她。绵绵不绝的思念啊,叫人翻来覆去无法安眠。
参差不齐的蒋菜,一会儿左边采,一会儿右边采。那姑娘美丽又贤淑,弹奏琴瑟想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一会儿左边挑,一会儿右边拣。那姑娘美丽又贤淑,敲钟击鼓想来取悦她。

相关赏析

【赏析】
《关雎》写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一见倾心,而后朝思暮想、备受熬煎的感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啁啾鸣和的水鸟,相互依偎在河的碧洲。娇媚明丽的少女,是不凡男子的好配偶。首章写男主人公见到一位艳丽美好的姑娘,对她一见倾心,爱慕之情无法自制。他见到河中沙洲上雄雌水鸟相互依偎,由此想象:她若是能成为自己的妻子,两人天天如这水鸟一样相依不舍该有多好。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任意采摘遍地鲜嫩的荇菜,不需顾及左右。日夜都希望那位娇媚明丽的少女与我携手。主人公回想日间姑娘随手采摘荐菜的样子,她苗条的身材、艳美的面庞在眼中和心间挥之不去,男子心中的深情已难以言表。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美好的她难以得到,日夜都想得我揪心。情深悠悠欲理还乱,翻来覆去思念不休。这里讲述了主人公内心爱她又不好表白的心情。他心乱如麻,不知她是否瞧得上自己,因而觉得很痛苦,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参差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遍地鲜嫩的荇菜,随手采摘不须要担忧。我要弹琴鼓瑟,迎取娇媚明丽的少女。那日姑娘采摘荇菜时的婀娜身影在主人公的眼中和心间仍旧萦绕不去他暗自设想自己要弹着琴鼓着瑟去向她示好,看看能否打动她的芳心。
“参差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遍地鲜嫩的荇菜,任由挑选不需烦恼。我要击鼓
2鸣钟,让那娇媚明丽的少女永久跟随我。那一日,红晕娇容的姑娘采摘荐菜的景象在主人公脑海里无法抹去,他经受不住这痛苦的折磨,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击鼓鸣钟去向她求婚。
《关睢》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温婉美丽的情思故事:一名青年男子,见到一位采荐菜的姑娘,被她深深吸引,然而他顾虑重重,羞于开口,于是只能在想象中与她接触、亲近、结偶。诗的妙处在于对爱的叙述直白又含蓄:他不敢当面向她表白,却让自己沉浸在爱的幻想中。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爱慕方式,含蓄内敛,悸动而羞涩。《诗经》篇目中有关爱情的描写有许多,有场景式的描写,也有对话式的叙述,更多的却是如《关雎》这样的矜持、羞怯的心理描绘,这种爱,朴素而健康,纯洁而珍贵。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产生了许多民歌,流传下来集成了这部《诗经》,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诗经》是中国最前沿的古文化典籍,而这首诗是《诗经》的第一篇,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
史载《诗经》是孔子晚年为授徒而编纂的教材。孔子把一首爱情诗放在《诗经》的第一篇,是有其用意的。他认为,食与性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谁都无法回避,但不回避并不代表放纵,欲念是需要尺度的。欲念的放纵,会对人类社会的秩序造成危害,而一切的克制都要从约束男女之欲开始。作为儒家思想开创人的孔夫子将《关雎》放在开篇,意在教化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
孔子在《论语》里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关雎》即是“思无邪”的典型标本。《关雎》所写的爱情,其情感是克制的,行为是谨慎的。这种爱的方式,符合民族的婚恋观念,也符合儒家“以明教化”的目标,因而被编在《诗经》的首篇可谓适得其所。
这首诗的主题历来存有争论:大多数人认为它描写的是男女爱情;有的学者则认为是赞美“后姑之德”;还有人认为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而是抒发一种“志”:表象是君子对淑女志在必得的追求,实则是抒发君主对贤人的渴求。
实际上,孔子引《关雎》为首篇,授人以教化,也只体现出老夫子的意图,并非诗作者的本意。《关睢》作为春秋时代的民歌,即便经过人为的整理,也仍不失朴素天然的本真。其中,没有文人装腔作势的庸俗之声,更没有政治的教化之声。读这首诗,能从中感受到的是浓浓的、远古的自然气息。

追根溯源

《国风·周南》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很多经典的诗,而《国风·周南》是《诗经·国风》中的部分作品,其中包括《关雎》等11首诗,既有东周的作品,也有西周的作品。
而《周南》的诞生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统治地域扩大,地域扩大面临的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随之扩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西周初期周成王想了一个办法,让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分陕(今河南陕县)治理。“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即陕西以东为周公管理,周公居东都洛邑(成周),负责统治管理东方诸侯。所以《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南方地区百姓家喻户晓的民歌,范围较大,从洛阳以南延伸到江汉一带地区,更具体详细一点就是今天的河南西北部及湖北西北部地区,因其地域十分广阔,编起来又甚为不便,所以将其统称为“南”来表示“南国之诗”。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共311篇,因此在先秦时期又名《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的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的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详情

关雎-诗经原文,关雎-诗经翻译,关雎-诗经赏析,关雎-诗经拼音,出自诗经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318.html

« 上一首
下一首 »
cache
Processed in 0.005890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