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宋代〕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
①东南形胜:是说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
②三吴:说法不一,《水经注》以吴兴(今属浙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为“三吴”。这里泛指江、浙一带。
③画桥:雕饰华丽的桥梁。
④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和翠绿色的帷幕。⑤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⑥云树:茂密如云的林木。
⑦卷霜雪:形容浪涛汹涌像卷起来的白色霜雪。⑧天堑:天然壕沟。这里指钱塘江。
⑨珠玑(ji):泛指大小不同的各种珠宝。
⑩重(chóng)湖叠嵫(yǎn):白堤两侧的里湖、外湖和远近重叠的山峰。
①三秋:秋季。
羌管弄晴:意思是悠扬的羌笛声在晴空中飘荡。⑬菱歌泛夜:采菱的歌曲在夜间唱起。
⑭嬉嬉钓叟莲娃: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少女都很愉快。
⑮千骑(j)拥高牙:这里指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故称“高牙”。
⑩烟霞:指美丽的自然风景。
⑰图将:把杭州美景画出来。将,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
wàng hǎi cháo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liǔ yǒng 〔sòng dài 〕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sān wú dōu huì ,qián táng zì gǔ fán huá 。yān liǔ huà qiáo ,fēng lián cuì mù ,cān chà shí wàn rén jiā 。yún shù rào dī shā ,nù tāo juàn shuāng xuě ,tiān qiàn wú yá 。shì liè zhū jī ,hù yíng luó qǐ ,jìng háo shē 。
zhòng hú dié yǎn qīng jiā ,yǒu sān qiū guì zǐ ,shí lǐ hé huā 。qiāng guǎn nòng qíng ,líng gē fàn yè ,xī xī diào sǒu lián wá 。qiān qí yōng gāo yá ,chéng zuì tīng xiāo gǔ ,yín shǎng yān xiá 。yì rì tú jiāng hǎo jǐng ,guī qù fèng chí ku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杭州在东南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风景独特,是三吴地区的大都市,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雾气笼罩着的柳树、装饰精美的桥梁,遮风的帘子还有青绿色的帷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环绕着钱塘江沙堤的树木茂盛如云,高高的潮头卷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际。集市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宝,家家户户都挂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白堤两侧的里湖和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相映成趣,清秀美丽。在秋天桂花飘香;在夏天,荷花盛开,绵延十余里。在晴天,人们欢快地吹奏羌笛在夜晚,少女们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少女都喜笑颜开。两浙转运使孙何,他外出时马队成群,簇拥着高高的牙旗,威风气派。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光山色。来日把这美好的图景画出来,回朝做官时向人们夸耀。
相关赏析
【内容解析】
《望海潮》也是柳永词中广泛传诵的名篇。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的两浙转运使孙何,就写了这首词进献。因为是写给镇守一方的官员,所以在词中极力赞扬杭州环境之美、都市之繁华、百姓之富庶,以此来歌颂行政长官孙何的执政能力和政绩。
上片,词人先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地理位置重要;“三吴都会”,社会条件优越;“钱塘自古繁华”,有着长期繁盛的历史。接着从“形胜”“都会”“繁华”这三个方面进行铺叙。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人口稠密。钱塘江岸,绿树如云,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不愧为自然“形胜”之地。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宝,普通人家也披罗着锦,满目奢华景象。
下片极写杭州黎民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祥和欢乐。词的最后直接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并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词的最后两句虽然有粉饰的味道,却也反映出北宋初年繁荣奢靡的社会现实。
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西湖的美景,钱江潮的壮观,杭州市区的繁华富庶,当地上层人物的享乐,下层人民的劳动生活,都 -一注于词人的笔下,涂写出一幅幅优美壮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这画面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描画出杭州的锦山秀水,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画出了当时当地的风土人情。
鉴赏:
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往开封应试,路过杭州,拜谒世谊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写赠他的一首词。词写景物多于写投赠之意,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写杭州风景较好的作品。词一开始从大景写起“东南形胜”,包拢东南。收缩下来“三吴都会”,范围较小一些。再缩小,也就是点题而又重点描绘了,“钱塘自古繁华”。层次非常清楚。然后加深加广进一步描写杭州。“烟柳”三句,写杭州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顺序写来,极清丽富庶。“云树”三句,又写高树江涛,景相开阔壮观,是写自然。“市列”三句笔锋 又转到写都市。珠玑罗绮,真是珠光宝气,灿烂辉煌,以“竞豪奢”落笔,结束上片。
下片又转到写自然,“重湖”三句。写水色山光,重重叠叠,隘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十里荷花”,本非一时花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之不同时,而却在一幅画面上了。词是打破了时序的界限,使人只是陶醉在美的花丛中。这几句据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记载:“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这虽然是夸大,但这词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却是不言而喻的。这上三句是写景,再接下来又写人,“羌管”三句,又是有声有色,更不分昼夜声乐、器乐并奏,而钓叟莲娃,嬉嬉自在,显出一派升平气象。写杭州风物到此似乎结束了。就全词来看,它的上下片是连续写景,但到下片“千骑”三句,则写所投赠之人的仪仗、风采、胸怀,显出是虽富贵不忘山林,书生本色,这就避免了投赠诗词的阿谀与庸俗。“异日”二句,更是以他日荣升仍当不忘今日之好景。一“夸”字落脚,尤显得音响动人。
这首词,确如陈振孙所说:“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直斋书录解题》)也看出柳永的长调之作,是工于铺叙,写景的画面是一幅接着一幅,安排得极为巧妙。有时从大到小,收缩起来又突出重点;有时先点后染,推展开来,打破了时空界限,尽情驰骋。在这首词里是发挥了这些特点的。
柳永是宋代慢词的奠基人,他是以长调为特长的。在宋代以长调来写景物投赠之作,当以柳永青年时期所写的这一首词为较早,这也是值得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称述的。
作者介绍
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原文,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翻译,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赏析,望海潮·东南形胜-柳永拼音,出自柳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