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唐代〕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春朝:春天。排云:指排开云层。排:推,有冲破的意思。碧霄:青天。
qiū cí èr shǒu ·qí yī
liú yǔ xī 〔táng dài 〕
zì gǔ féng qiū bēi jì liáo ,wǒ yán qiū rì shèng chūn cháo 。
qíng kōng yī hè pái yún shàng ,biàn yǐn shī qíng dào bì xiāo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相关赏析
这是给秋天作翻案的诗。抒发了刘禹锡不趋时尚的进取思想。
第一首首二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腾春朝。”自古以来以为秋是肃杀之气,多有悲秋之作。刘禹锡反对这种传统的悲观论调。他认为自古以来一到秋天就悲伤寂寞,这是不对的,我认为秋光胜过春天。他的反传统的观点,他写过《天论》,驳斥韩愈的天有意志,能祸罪福善,他却认为“天”与“人”都是物,由于职能不同,所以两者有区别。末二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在晴暖的秋天,白鹤可以排云而上,把诗人的情感引向碧空之上,也就是说,能站得高,看得远。正如他在《咏史》二首之一所说的:“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表现了一个改革家的坚强意志。
第二首,首二句描写秋景:“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秋天山明水净,晚来霜降,使浅黄的树叶,变得一片深红。这是一幅多美的清秋美景。“试上高楼清人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两句寓有深意。当时宦官专权藩镇拔扈,宦官与藩镇勾结。刘禹锡对这种丑恶的势力,极端鄙视。所以他说,在秋天你试上高楼远望,清风可以人骨,那比春天的五颜六色嗾使人到了疯狂的程度。正如他在《百舌吟》中所讥讽的:“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丑恶的势力只能猖獗于一时。
这两首诗,表现了他自己所说的“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他的这两首绝句,开朗流畅,含思宛转。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评价他的涛说:“运用似无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这是很恰当的。
作者介绍
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原文,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翻译,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赏析,秋词二首·其一-刘禹锡拼音,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