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首页
  2. 抒情
  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作者: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原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代〕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揽 一作:览;明月 一作: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销愁 一作:消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为李云(官秘书省校书郎),李华(文学家)。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

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

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

饯别:以酒食送行。

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叔云:李云,又名李华(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是当时著名的古文家,任秘书省校书郎,专门负责校对图书。李白称他为叔,但并非族亲关系。

长风:远风,大风。

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

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

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俱怀:两人都怀有。

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

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揽:摘取。

销:另一版本为“消”。。

称(chèn)意:称心如意。

明朝(zhāo):明天。

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拼音解读

xuān zhōu xiè tiǎo lóu jiàn bié xiào shū shū yún 

lǐ bái  〔táng dài 〕


qì wǒ qù zhě ,zuó rì zhī rì bú kě liú ;

luàn wǒ xīn zhě ,jīn rì zhī rì duō fán yōu 。

zhǎng fēng wàn lǐ sòng qiū yàn ,duì cǐ kě yǐ hān gāo lóu 。

péng lái wén zhāng jiàn ān gǔ ,zhōng jiān xiǎo xiè yòu qīng fā 。

jù huái yì xìng zhuàng sī fēi ,yù shàng qīng tiān lǎn míng yuè 。(lǎn  yī zuò :lǎn ;míng yuè  yī zuò :rì yuè )

chōu dāo duàn shuǐ shuǐ gèng liú ,jǔ bēi xiāo chóu chóu gèng chóu 。(xiāo chóu  yī zuò :xiāo chóu )

rén shēng zài shì bú chēng yì ,míng cháo sàn fā nòng biǎn zh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早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天,使人无限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先生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奔流,举杯消愁愁情上却更加浓烈。
人生在世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披头散发,登上长江一叶扁舟。

相关赏析

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书郎李云之作。谢眺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楼著诗谢太时创建谢《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诗歌一开始即直抒胸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 金烦忧”,两句二十二字凭空倾泻而下,道尽了古今有志气、有理想而境遇坎坷者的心中块全。诗贵形象,诗贵含蓄,这是肯定的通则,但亦有破例者,即直接倾吐内心的思想情感,诉诸理念而未被于形象而成佳句警言,陈子昂的《登陶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典型例证,此诗的开篇二句亦是范例。其原因是从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凝练出思想情感的精华,倾吐出人人心中所有而又未能道出的通思共感。就李白而言,他的这两句脍炙人口、人人传诵的妙诗浓缩了他多少年来积郁的忧伤愤懑,具有极其丰富的情感内涵,这是他长期以来政治遭遇和政治感受的一个艺术概括,反出天宝来朝趋腐败和李白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的情状势态,这是他生命体验的结晶,是他所处的时代面貌的映现,由这两句诗我们即可对其个人遭际和时代善浮想联翩。又由于其高度浓缩、高度抽象,不同时代不同遭遇的千千万万读者又能从这语言形式上找到共鸣共感,唤起自己

心中的体验和感慨,从而为之一唱三叹、颔首击节!

但借助意象即形象的抒情毕竟是诗歌的本质。大诗人李白深谙诗的真谛,是他立即把我们带人他抽象抒发借以生发的意境:“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我们看到神采飘逸诗人此刻正在谢眺楼头举杯畅饮,他游目长空,南飞的雁阵正乘万里秋风从他的顶头掠过,悠悠远去,他目送这愈飞愈远的雁影逝向天际,没入缥缈的烟云……诗人胸际深积的“烦忧”在大自然的空阔与开怀畅饮中得到暂时的排遣与消减,友人的风华与自身的才情更使他感到油然而生的感奋。“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赞美秘书省校书郎李云文章的刚健风格。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的蓬莱山,唐人又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所以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道劲的“建安风骨”,意指李云的文章正具有这一风格。“中间小谢又清发”则以“小谢”(即谢)自指,说自己的诗如谢眺那样具有清新秀美的风格。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自比小谢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诗也自然关合了题目中的谢眺楼和校书。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是诗人在忧思排解之后固有豪情的自然喷发,一个“俱”字涵盖了主客双方,讴歌校书李云和自己都具有“逸兴壮思”,神飞人极。“青天揽月”乃是彼此雄心壮志、满怀豪情的写照,神奇的想象体现了诗人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

最后四句在情绪上是首二句的回归,在章法上是与前照应。“烦忧”一排解一赛迈一哀愁,这正是“不的李太白情绪起伏变化的基本轨道,这首诗典型地写出了这位生不逢时的大诗人心态转化的常规,这也正是一切时代一切境遇坎坷一切百折不挠力求向上进取的知识分子心灵阴晴转换的规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前句不仅是后句的比兴,而且将“愁”赋“水”的具体形象,举杯销愁犹如抽刀断水,非但难销难断,反面更加愁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散发佯狂,纵扁舟之一叶,凌万顷之空茫了,这虽然不免消极,但亦是排遣解脱之一途,诗人又在“烦”-“解”-“豪”--“愁”的怪圈中轮回了……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李白〈701—762久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四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年少才情早著,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因性格不羁和一些令其郁郁不得志的因素,最终被賜金放还,虽然仕途难有得意,但他文学成就不容小觑,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详情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原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赏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拼音,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752.html

« 上一首
下一首 »
cache
Processed in 0.003218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