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首页
  2. 抒情
  3.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

作者: 柳永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原文

定风波·自春来

柳永 〔宋代〕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注释】

是事可可: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无兴趣。一切事全含糊过去。可可:无关紧要;不在意。
暖酥:极言女子肌肤之好。
腻云:代指女子的头发。亸(duǒ):下垂貌。
无那:无奈。
恁么:这么。
鸡窗:指书窗或书房。语出《幽明录》:“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得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处宗谈论极有言智,日不辍。处宗因此言巧大进。”(《艺文类聚·鸟部》卷九十一引)。
蛮笺象管:纸和笔。蛮笺:古时四川所产的彩色笺纸。象管:即象牙做的笔管。
镇:常。
和:允诺。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拼音解读

dìng fēng bō ·zì chūn lái 

liǔ yǒng  〔sòng dài 〕

zì chūn lái 、cǎn lǜ chóu hóng ,fāng xīn shì shì kě kě 。rì shàng huā shāo ,yīng chuān liǔ dài ,yóu yā xiāng qīn wò 。nuǎn sū xiāo 、nì yún duǒ ,zhōng rì yàn yàn juàn shū guǒ 。wú nà 。hèn báo qíng yī qù ,yīn shū wú gè 。

zǎo zhī nín me ,huǐ dāng chū 、bú bǎ diāo ān suǒ 。xiàng jī chuāng ,zhī yǔ mán jiān xiàng guǎn ,jū shù jiāo yín kè 。zhèn xiàng suí 、mò pāo duǒ ,zhēn xiàn xián niān bàn yī zuò 。hé wǒ 。miǎn shǐ nián shǎo ,guāng yīn xū guò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自入春以来,见到那绿叶红花也像是带着愁苦,我这一寸芳心越显得百无聊赖。太阳已经升到了树梢,黄莺开始在柳条间穿飞鸣叫,我还拥着锦被没有起来。细嫩的肌肤已渐渐消瘦,满头的秀发低垂散乱,终日里心灰意懒,没心情对镜梳妆。真无奈,可恨那薄情郎自从去后,竟连一封书信也没有寄回来。
早知如此,悔当初没有把他的宝马锁起来。真该把他留在家里,只让他与笔墨为伍,让他吟诗作词,寸步不离开。我也不必躲躲闪闪,整日里与他相伴,手拿着针线与他相倚相挨。有他厮守,免得我青春虚度,苦苦等待。

相关赏析

柳永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的词人,曾做过屯田员外郎的小官,也称柳屯田。他本来热心于功名,遭遇却很坎坷。在失意无聊的心境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就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虽然一生流落至死,但在词的发展史上贡献很大。他改变晏殊、欧阳修一派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自我欣赏的狭隘范围的特征,而是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风貌,作品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因而风行一时;他创制了大量的篇幅较长、句子错综不齐为其特色的“慢词”,蔚为一代风气;他善于向民间诗词吸取营养,建立了“俚词”阵地,和传统的雅词分庭抗礼,开金、元曲子的先声;他用铺叙的手法尽情描绘,不再讲究含蓄,而在结构上却又有一定层次,前后呼应,段落分明。凡此种种,都使他的作品不但风靡当世,“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这种盛誉是任何词人没有获得过的。影响所及,更开辟了一代词风。

柳词抒写对象重在妓女和浪子,有些作品虽然抱同情态度,却没有表现他们的不满和反抗,实际上是安于被人狎玩的形象,甚至迎合市民低级趣味作了庸俗和猥亵的描写,这当然是柳词的弱点。自命高雅的词人晏殊就曾拿这首《定风波》中的“针线闲拈伴伊坐”来鄙视他。其实这首词反映了闺中少妇孤独生活的苦闷,比起晏词的空洞华靡,要更接近生活。

这首词可以说是柳永俚词的代表作,它的特点是用代言体直抒独守空房的少妇心情,把情爱描写得很露骨。读了上片,眼前就会呈现一个百无聊赖的思妇形象:自从春来后,一切红花绿叶都笼上愁云惨雾,什么事都引不起兴趣拉不起精神。尽管太阳高高升起照上花枝,黄莺儿在垂柳丛中来往穿飞,她还是拥被而卧,懒得起床。润肤的暖酥,香味已消失了,油腻如云的发髻已经松散了,成天疲软软地总是无心去打扮。为什么?恨只恨薄情郎君一去,连信儿都没有一个。

下片这位相思病重的少妇,想象的翅膀起飞了,一连设想了三个向往的场景:丈夫走时把马骑锁起来,叫他走不成;把丈夫拘管在书房里让他成天写字念书;自己一刻儿也不离开他,伴他闲坐做针线。为什么?为的是他和我不把年少的大好时光白白度过。

上片写表现出来的神态,下片写驰骋于胸中的心态;上片是主观感情通过实在的客观景物来表现,下片是客观事物通过虚幻的主观想象来映现,如此就形成了差异感、层次感、深化感。而上下片的结尾都是该片点睛、升华之笔。看似平铺,却又层次井然,看似直叙,却又深浅有致。没有富贵气,脂粉气,只是平民日常生活的直接抒写,却又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情感细腻,可触

可感。这就是此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柳永(约987-约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密切,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
柳永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长调)的词人。他的《乐章集》中有一半属于长调。由于他的提倡,慢词广为流行。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基础,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陈振孙(南宋)评柳永的词:“音律婉谐,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详情

定风波·自春来-柳永原文,定风波·自春来-柳永翻译,定风波·自春来-柳永赏析,定风波·自春来-柳永拼音,出自柳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790.html

« 上一首
下一首 »
cache
Processed in 0.003142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