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杯·鹜落霜洲
柳永 〔宋代〕
鹜落霜洲,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闲岸草、切切蛩吟如织。
为忆芳容别后,水遥山远,何计凭鳞翼。想绣阁深沉,争知憔悴损,天涯行客。楚峡云归,高阳人散,寂寞狂踪迹。望京国。空目断、远峰凝碧。
【注释】
倾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古倾杯》、《倾杯乐》等,《乐章集》有七调,此词为“散水调”。双调一百四字,上片十句四仄韵,下片十二句六仄韵
鹜(wù):野鸭。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烟渚:雾气笼罩的水中小洲。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小楫:小船。楫,船桨,此处代指船。
苇村山驿:指僻野的村驿。苇、山为互文,指僻野。
离愁万绪:离愁别绪千般万种。
切切:拟声词,蟋蟀的鸣叫声。蛩(qióng):蝗虫、蟋蟀的别名。
鳞翼:鱼雁,古人以为鱼雁能为人传递书信。
争知:怎知。损:表程度,意为极。
楚峡:巫峡。
高阳:指“高阳酒徒”。《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陈留高阳人,沛公领兵过陈留,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见说其人状类大儒,使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后用以指代酒徒。
京国:京城。
目断:望尽,望到看不见为止。
qīng bēi · wù luò shuāng zhōu
liǔ yǒng 〔 sòng dài 〕
wù luò shuāng zhōu , yàn héng yān zhǔ , fēn míng huà chū qiū sè 。 mù yǔ zhà xiē , xiǎo jí yè bó , sù wěi cūn shān yì 。 hé rén yuè xià lín fēng chù , qǐ yī shēng qiāng dí 。 lí chóu wàn xù , xián àn cǎo 、 qiè qiè qióng yín rú zhī 。
wèi yì fāng róng bié hòu , shuǐ yáo shān yuǎn , hé jì píng lín yì 。 xiǎng xiù gé shēn chén , zhēng zhī qiáo cuì sǔn , tiān yá xíng kè 。 chǔ xiá yún guī , gāo yáng rén sàn , jì mò kuáng zōng jì 。 wàng jīng guó 。 kōng mù duàn 、 yuǎn fēng níng b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野鸭飞落在霜露覆盖的小洲,大雁横越于雾霭笼罩的小渚。清楚地勾画出一幅秋色图。傍晚的雨刚刚停歇。天黑了,一叶小舟靠岸停泊,寄宿在荒村驿店。何人迎风站在月光下?一阵阵的羌笛声与河岸草丛里切切的蟋蟀声交织一起,引起离愁万绪!
只为思恋。与佳人别后,山水相隔,相距遥远,靠什么来传递书信呢?想来绣阁深枕中的佳人,怎么也不会知道浪迹天涯的游子如今已是身心俱损、憔悴不堪!巫峡幽会已逝,高阳酒徒已散,只有身心的寂寞孤独、行为的放荡不羁。眺望京都,徒然望断远方浓绿的山峰。
相关赏析
柳永一生蹭蹬功名,浪迹异乡,写下不少羁旅行役之作。他曾作为“西征客”,伫立长安灞桥,不胜兴亡之感,“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也到过成都浣花溪畔,漫步于热闹的蚕市,“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此外,巫山、九嶷山等地,也都留下他的踪迹,“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九嶷山畔雨过,斑竹作;血痕添声。”真可以说是一位行吟词人了。关于他这方面的词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很为出色,尤其擅长写秋景。他常以宋玉自比,在词中倾吐衷曲,清寂的山光水影,凝聚着他个人落拓江湖的身世之感。构成一幅幅秋日行吟图。
宋初词人专写山水者不多,潘阆常说诗词可以人画,其《忆余杭》小令写杭州山水清幽,极为有名。柳永的羁旅行役之作,与其他绮罗香泽者不同,多是以大自然为背景的慢词,弥漫着文士悲秋、沦落不遇的感伤情调,这和潘阆小词的隐逸风致大异其趣。在表现手法上,则是因调而异,变化多端,有的用直笔,有的多曲折,有的两者兼备,在本词,乃是一首迂回曲折的游子悲秋吟。
起首两句描绘洲渚宿鸟,对偶工整。《论词随笔》云:“有对起之调,贵从容整练。”“落”、“横”形容鹜鸟飞下和雁字排列的状态;这是秋江暮色。“分明画出”和“正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之“洗”字,均为形容黄昏江上雨后清冷景象,着重绘出“秋色”。此处纯为写景,但江上行客的愁思,已隐然言外。“暮雨”三句,以小舟晚泊江边作为背景引出行客;小舟是行客所乘,夜泊指停舟的时、地,苇村山驿点出投宿之处乃荒村驿店。满面风霜、踽踽而行的行客形象,透过秋江暮色呈现在读者眼前。
“何人”两句,展开山村夜景,月明风紧,传来羌管悠悠,吹出无限幽怨,李益诗也云:“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真乃闻曲生悲。词人在《戚氏》中说:“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直接铺叙客地月夜忆旧,而这里却是以设问提起,借笛声以抒旅怀。“离愁万绪”四字说到正题,揭出行客内心活动,接着以“蛩吟似织”烘托离愁,姜白石词云:“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抒”。亦是借蟋蟀声以托出怨情;唧唧虫声、悠悠笛音,触发起行客无限愁绪,由此引出下文。
换头“为忆”三句,触景而生情,抒写别后思念,亦即《迷神引》中所说:“芳草连空阔,残照满,佳人无消息,断云远。”惟此处口气比较婉转,“忆”字写思念之情以下再诉关山阻隔,鱼雁难通,从而反映出内心的焦虑,“想绣阁”三句,就对方设想,伊人深居闺房,怎能体会出行客漂流天涯,为伊销得人憔悴”的苦处。这是从杜甫诗“遥怜小儿女,未能忆长安”化出,语意委婉。“楚峡”三句,转笔归到目前境遇,前句暗指歌舞消歇,后两句即“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之意,说明往昔“暮宴朝欢”都已烟消人散,如今孤村独坐,惟有对月自伤。写得柳暗花明,不冗不复,自是慢词作法。
末尾两句,以景结情,与《玉蝴蝶》歇拍“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笔法近似。遥望京华,杳不可见,但见云峰清苦,像是聚结着万千愁恨,“目断”与“立尽”都是加强语气,在这幅秋景中注人行客自身的感情色彩,借以透露
相思之意,怅惘之情。
作者介绍
倾杯·鹜落霜洲-柳永原文,倾杯·鹜落霜洲-柳永翻译,倾杯·鹜落霜洲-柳永赏析,倾杯·鹜落霜洲-柳永拼音,出自柳永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