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网首页
  2. 唐朝
  3. 卢照邻 相关资料简介

卢照邻简介

卢照邻

卢照邻(637? - -680? ),字升之,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曾为邓王府典签,后隐居于阳翟具茨山(在今河南省禹县北),自号“幽忧子”。后因不堪疾病折磨,投水而死。擅长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作品有《幽忧子集》七卷。《全唐诗》存其诗二卷。

卢照邻相关资料

人物生平


求学经历

卢照邻幼读诗书,十岁时,卢照邻远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  听他们讲授《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 

卢照邻博学善于写文章。 学有所成后,卢照邻随唐时风气,奔赴长安干谒求仕。最初投靠了朝廷重臣来济并深受其赏识,在来济的推崇和引荐之下,加之自己才华,卢照邻名声大噪。

仕途之路

唐高宗的叔叔邓王李元裕听说他的名声后,以接待宾客的礼节待他,并延请卢照邻去王府中任职典签,邓王很爱重他,曾对属下众官员说:“他就是我的司马相如。”李元裕府藏书甚丰,卢照邻利用工作之便,得以博览群书,获益不少。此后,他跟随李元裕迁徙于京城及各处任上约十年之久。

此后,卢照邻调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  三年任期结束后,卢照邻没有离开益州,而是逗留蜀中,放旷诗酒,前后大概两年。 

自杀身亡

卢照邻离开蜀地后,寓居洛阳。期间做了一首七言古诗《长安古意》,其中一句是“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读了,很是刺耳,于是将卢照邻投入狱中。家人营救无果,后因友人救护才得以幸免。出狱后不久,卢照邻得了风疾,居住在长安附近的太白山上,这期间他遇见了孙思邈,对其推崇备至。 卢照邻索性与孙思邈住在一起。不久,唐高宗避暑九成宫,孙思邈伴驾同往。卢照邻独居养病,期间写下了《病梨树赋》。  为了治病,卢照邻服食方士的玄明膏。恰好其父去世,卢照邻痛哭,丹药都呕了出来,以致病情加剧。后来他又转到东龙门山客居,布衣素食,靠朋友接济维持生活。这时他的病情日益恶化,脚不能伸直,一手又不能活动,于是在具茨山下,买几十亩田地,引颍水环绕住宅,又事先为自己造好坟墓,他就睡在墓中。期间做了《释疾文》《五悲》等诗文,颇有骚人风调,很被文士们推重。患病日久,卢照邻不堪忍受病痛折磨,于是与亲属诀别,投颍水而死,当时年仅四十岁。


轶事典故


拜师孙思邈

卢照邻染风疾后,遇见了药王孙思邈,他对孙思邈非常崇拜,拜其为师,将他比作道教的庄子和神医扁鹊。卢照邻曾向孙思邈询问愈疾之道,孙思邈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用自然现象类比人体疾病,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为了表达对师父孙思邈的敬仰之意,卢照邻创作了《病梨树赋》,对恩师进行了热情讴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83.html

« 上一位
下一位 »
cache
Processed in 0.00634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