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首页
  2. 秋天
  3. 宿府-杜甫

宿府-杜甫

作者:唐代 杜甫

宿府-杜甫原文

宿府

杜甫 〔唐代〕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释
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
井梧:梧桐。叶有黄纹如井,又称金井梧桐。梧:一作“桐”。
炬:一作“烛”。
“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整夜。自语:自言自语。
中天:半空之中。
风尘荏苒:指战乱已久。荏苒:犹辗转,指时间推移。
关塞:边关;边塞。萧条:寂寞冷落;凋零。
伶俜(pīng):流离失所。十年事:杜甫饱经丧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至作者写诗之时,正是十年。
“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幕,原是出于为一家生活而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宿府-杜甫拼音解读

qīng qiū mù fǔ jǐng wú hán ,dú xiǔ jiāng chéng là jù cán 。

yǒng yè jiǎo shēng bēi zì yǔ ,zhōng tiān yuè sè hǎo shuí kàn 。

fēng chén rěn rǎn yīn shū jué ,guān sāi xiāo tiáo háng lù nán 。

yǐ rěn líng pīng shí nián shì ,qiáng yí qī xī yī zhī 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井畔梧桐在秋夜的风中抖动,只有蜡烛残光照着孤单的我。
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
光阴荏苒哪里寻觅亲人音信?关塞一片萧条寻找归路艰难。
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

相关赏析

这首诗写于代宗广德二年(764)秋。二月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

武幕府中,后人称其为“杜工部”即源于此。 三度人蜀,六月荐作者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非鱼袋。诗作于严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开头四句是作者独宿幕府中的所见所闻。“清秋”“江边”“井梧寒”“蜡炬残”“永夜角声”“中天月色”,作者用他的这些所见所闻,勾勒出一幅凄清的秋天的月夜风景图画。蜡炬,蜡烛。角,军队中的吹乐器,即号角,亦名画角,它的声音悲凉激越。深秋的江畔,幕府外面梧叶飘零,皓月当空,幕府内蜡炬即将成灰泪干,夜已很深,号角不绝于耳,好像自鸣其悲。凄凉之情笼罩着作者。于是,下面抒情。“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叹喟乡音隔绝,归路艰难。荏苒指岁月推移。末联谓十年奔波飘零,目前只是姑且相就,“栖息一枝”而已。“伶俜”作奔波飘零解。“十年”,指从安史之乱起(755)至今已整整十年。“栖息一枝,本自《庄子·内篇·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强移”,估且相就,指任职节度参谋,不久,于永泰元年(765)正月作者即辞职离去,回到了草堂。诗人在严武幕府中只待了半年,从诗中可以看出,幕僚生活对他并不是很惬意的。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

宿府-杜甫原文,宿府-杜甫翻译,宿府-杜甫赏析,宿府-杜甫拼音,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838.html

« 上一首
下一首 »
no cache
Processed in 0.52562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