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
杜甫 〔唐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岸:指江岸边。
危樯(qiáng):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大江:指长江。
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xì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dú yè zhōu 。
xīng chuí píng yě kuò ,yuè yǒng dà jiāng liú 。
míng qǐ wén zhāng zhe ,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
piāo piāo hé suǒ sì ,tiān dì yī shā 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星星低垂在辽阔的天际,月亮倒映在江面上,随波涌动。
名字或许因文章而显著,官位应该在年老多病时停止。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相关赏析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作者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草堂。四月,严武死去,他在成都失去依靠,遂决计买舟离蜀东下。五月,率家人离开他居住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乘舟沿江东去。九月到云安县(今四川省云阳县),暂住下来。这首诗作于他舟经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四川忠县)途中。
诗的前四句写途中景色。江岸细草青青、微风吹拂;高耸的桅竿,一叶舟船行进在夜色笼罩的江流之中。颔联写景,气势雄浑阔大。因“平野阔”,所以见星点遥挂如垂。一个“垂”字,更加衬托出平野的广阔。因“大江流”,所以江中月影流动如涌。一个“涌”字,愈加烘托出大江奔流的气势。从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成为千古写景名句。面对这壮阔宏伟的月夜江流图,诗人于下半段抒写情怀。颈联二句均上一下四句式,上句抒写自豪,下句聊以自解。由于胸怀经世大志,所以说名岂以文章而著;官实因论事而罢,偏用老病自解。尾联以景自况,抒写飘泊奔波的情怀。最后,则以沙鸥自况,表达出孤苦无依的辛酸。一个“一”字与“独”字照应,使全篇成为一个气象雄浑、阔大的艺术整体。
全诗顺笔写来,似不着气力,而起承转合自在其中。属对工稳,风格深沉浑厚,情意勃郁。情与景交融妙合无垠。在这种境界中,突现出一个忧叹身世而又未肯忘怀壮志的孤苦零丁的诗人形象。浦起龙《读杜心解》评曰:“开襟旷远。”由于诗人有壮阔的胸襟,有兼容万物的气度。因而,显得大气包举,气象雄浑,构成它独特的风貌。
作者介绍
旅夜书怀-杜甫原文,旅夜书怀-杜甫翻译,旅夜书怀-杜甫赏析,旅夜书怀-杜甫拼音,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