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词首页
  2. 写景
  3. 白帝-杜甫

白帝-杜甫

作者:唐代 杜甫

白帝-杜甫原文

白帝

杜甫 〔唐代〕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释
白帝:即白帝城。这里的白帝城,是实指夔州东五里白帝山上的白帝城,并不是指夔州府城。
翻盆:即倾盆。形容雨极大。
戎马:指战马,比喻战争。归马:从事耕种的马。出自《尚书·武成》“归马放牛”,比喻战争结束。
诛求:强制征收、剥夺。
恸哭:失声痛哭。 秋原:秋天原野

白帝-杜甫拼音解读

bái dì chéng zhōng yún chū mén , bái dì chéng xià yǔ fān pén 。

gāo jiāng jí xiá léi tíng dòu , gǔ mù cāng téng rì yuè hūn 。

róng mǎ bú rú guī mǎ yì , qiān jiā jīn yǒu bǎi jiā cún 。

āi āi guǎ fù zhū qiú jìn , tòng kū qiū yuán hé chù cū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在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在白帝城下,瓢泼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
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
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
最为哀痛的是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还被赋敛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声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相关赏析

诗的前半首写白帝城云雨浑茫与江峡两岸的古木苍藤。首联二句通过描写云行雨施写白帝古城的高峻。着“出”、“翻”二字分别状云之动和雨之猛。云从门中出可见城门之高,雨自城下落更见城之峻。二句不拘律诗常格,以拗格起笔,造成古拙奇奥之势。颔联紧接上联,出句写江峡水势,一个“斗”字传神地描摹出万马奔腾的气势;对句写“古木”、“苍藤”,以“昏”字形容出其阴云密布、日光霾暗的凄惨景象。这一联对仗工稳,刻画工巧,平仄合律。与前联拙工相问、俗雅以对,跌宕错落,营构出一幅意境浑雄的雨景。以画境兴现象,为下半段造成了铺垫。

诗的后半段写战乱后的荒村,描绘出一幅荒凉凋敝的秋野图。颈联运用当句对,“戍马”与“归马”相对,突出“归马”的“逸”态;“千家"与“百家”相对,十户一“存”,对比强烈,满目荒凉,怵目惊心。末联突现“寡妇"与“恸哭”。丈夫被征死于战乱,“寡妇”无依无靠,孤苦哀伤,官家仍要征赋逼税,以至“诛求尽”。最后诗以问句归结全篇:是那个村子传来的恸哭?这一问,令人肝撕肺碎!这幅典型的悲剧画面,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缩影。

这首诗前半首浑雄苍茫,后半段怆凉悲抑,工拙交差,雅俗浑融,以阴惨之象,兴劫后感怀,产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力量!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详情

白帝-杜甫原文,白帝-杜甫翻译,白帝-杜甫赏析,白帝-杜甫拼音,出自杜甫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www.621seo.cn/a/843.html

« 上一首
下一首 »
cache
Processed in 0.003253 Second.